成信人物

校友

教师 学子 校友

校友风采—七秩芳华 金鸿祥:饱经风雨 终见彩虹

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新闻中心日期:2023-12-19 审核:新闻中心 点击: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英国威廉希尔唯一官网建校70周年。70年来,广大校友从母校毕业,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岗位默默耕耘、努力打拼,校友们取得的点点滴滴成就,既是大家个人奋斗进取的结果,也是母校的光荣与骄傲。为弘扬成信大精神,充分挖掘学校的历史积淀,本专题将分享推送校友胸怀国家、勇于担当、砥砺前行的故事,使我们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他心怀梦想,却难逃命运无常,数次与气象行业擦肩而过。他经历坎坷,却矢志不渝,最终在气象研究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他就是金鸿祥。1934年6月出生的他与湖北气象事业共同成长。作为创始人之一,经历了湖北省气象学校创立初期的数次搬迁和初期建设,作为科研核心骨干,他参与到湖北气象现代化建设当中,立足本土实情,精心设计了探测和数据处理系统的最佳技术方案,带领课题组同志攻克了多项核心技术难关,为“长江中游现代化短时天气预报系统工程”的建立做出杰出贡献,他主持研发的多项研究成果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

满腔热血 与气象结一世情缘

1934年,金鸿祥出生在上海。他的家庭生活本来富足安宁,但抗日战争爆发、上海沦陷导致他的童年陷入动荡之中,革命思想在他的心中播下了种子。

1950年,为抗美援朝,中国急需组建一支新的空军。空军需要气象保障,要培养一支气象部队。因此,各地成立了气象干部培训班。当时正在读高一的金鸿祥热血沸腾,一心要投身革命保家卫国,但由于父母年事已高,甚是不舍,只得作罢。

1951年7月,金鸿祥在学校看到了一张布告,中国人民解放军干部学校要招收医疗、气象等专业的干部兵种。“气象”这个词再次吸引了他的注意力。爱好数学、物理的他,当时就决定要报考气象兵。

这一次,气象专业对视力的要求成了他的“拦路虎”——金鸿祥已经戴上了300度的眼镜。但他还是毅然递交了报名材料。也许是理化成绩优异,也许是心意至诚,他最终克服了眼睛近视、家庭反对两方面困难,被成功录取。

此后,金鸿祥在成都西南空军司令部气象处干部培训班学习8个月。“学习气象观测以地面观测为主,结合高空小球测风。”金鸿祥回忆,当时师资力量非常有限,求知若渴的金鸿祥不仅在上课时认真学习,平时还会经常去书店买一些气象方面的书籍自己研究。

经过8个月的学习,1952年5月,结束了初步系统学习的金鸿祥被组织安排到武汉的中南军区司令部气象处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基本气象观测和报表审核。不久之后,气象机构由军事系统转移到政府系统。脱下戎装、转制地方的金鸿祥全身心地投入到他热爱的气象事业之中。

1954年,刚工作不久的金鸿祥迎来了毕生难忘的考验——一场特大洪涝。紧张严峻的防汛形势给湖北省气象台的预报员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加班加点,昼夜值守,加密会商频次,集中一切力量应对这场惊心动魄的气象灾难。

在这场硬仗中,气象部门在关键时刻的防汛决策服务发挥了巨大作用,为抢险争取了主动,也给金鸿祥留下了很多思考。当时的他真正认识到了气象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各行各业的重要性。此外,他还猛然发觉自己“功力”的不足。此后,他买了很多书,坚持自学当时国内外流行的各种预报理论,并且下定决心继续求学。

求学任教 播撒气象科技火种

1956年,随着经济的恢复以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实行,倡导学习、尊重知识成为社会新风。金鸿祥经过慎重思考,决定重新走进校园。

“当时我就向组织提交了申请,希望自己被批准去考大学,而且是继续学气象。”金鸿祥说。第一次申请没有获得同意,因为作为业务骨干,工作上的责任让他难以离开。但在实际的天气预报工作中,金鸿祥切实感受到,国际上气象预报技术水平发展很快,天气预报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把最新的预报理论和技术应用到天气预报业务中来。

年轻好学的金鸿祥渴望在大学中系统学习先进的预报科学,他给时任中央气象局局长涂长望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我叫金鸿祥,是湖北省气象局一名年轻的气象工程师,早年参加过抗美援朝,现在响应党的号召,想报考大学把气象学得更深、更好,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支持。”

没过几天,涂长望回电报:“同意金鸿祥报考大学。”时任湖北省气象局局长邹德亲自与南京大学气象系黄士松教授取得联系,向他推荐了金鸿祥。就这样,1956年9月,金鸿祥踏上了求学之路。

1959年,从南京大学气象系学成归来的金鸿祥回到了湖北省气象局。他踌躇满志,准备投身天气预报业务一展身手。然而造化弄人,命运之手却总是会给人们打开一个无法预知的世界。

当时,湖北省气象局准备办一所气象中专,需要优秀的教师团队。刚刚学成归来的金鸿祥是非常合适的人选。虽然心怀预报员的梦想,但他依然服从命令,接受了组织的安排。就这样,金鸿祥成为湖北省气象学校的气象教师,肩负起培养气象接班人的重任。

1959年学校成立的时候,全校仅有教职工13人,其中专业教师8人。恰逢知青上山下乡,湖北省气象学校开始一次又一次的搬迁,最终稳定在荆州沙市。这里不仅环境艰苦,还有肆虐的血吸虫病。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依然没有放松过对教学的要求。教学中,金鸿祥恨不得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全部都传授给学生,让他们能快速成长。他的敬业精神、正直的品质和优秀的教学质量,受到了学生们的尊重和老师们的称赞,虽然当时的他还不到30岁,但已3次被评为“沙市先进工作者。”

阴差阳错 被迫远离气象行业

即便是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金鸿祥也没有想过有一天会离开气象这个大家庭。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却使得这件事变成了现实——金鸿祥被迫改行,在干校放羊。

干粮和书是金鸿祥出去放羊的必备装备,书有两本,一本是数理统计,因为他觉得当时在大学里概率和数理统计没学过,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自学;另一本是英文版的《毛泽东选集》,他觉得英语是要常看常学才不会生疏。

有一天,襄樊市组织部突然来人找他谈话,说襄阳市针织厂需要“气象”技术员,问他去不去。气象和针织能有多大联系呢?抱着一团狐疑,他到了针织厂,与厂领导一谈,方才恍然大悟。原来,厂方从国外的资料上,了解到一种新的气体染色技术,既节约原料,又减轻污染,这种方法称为“气相染色法”。他们错把“气相”当“气象”了。

金鸿祥的第一反应是想纠正这个错误,但当他看到厂领导们一双双殷切期盼的眼睛时,多年来被冷落的心,突然间感受到了阳光般的温暖。他不忍挫伤领导们的积极性,更不愿放弃工作、学习的机会。“那我就留下来!”领导们对知识分子和科学的尊重让他有了面对新领域、接受新挑战的勇气。

到工厂以后,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行当,他没有畏难和退缩,起早摸黑,拼命地学,拼命地干。很快,他和妻子精通了电子技术,先进的科技成果一个个地被研究出来。7年时间里,金鸿祥先后完成了顺序控制电子自动印花机、数控电子针织提花机、小型工业控制电子计算机3个大的研究项目。当他把数控电子针织提花机拿到纺织部举行的全国纺织技术展览会上时,引起全行业的注目。

世界气象组织(WMO)主席、国家气象局局长邹竞蒙在1991年9月北京展会上向中央领导介绍金鸿祥主持研发的武汉MY WMS系统。

“游子回家” 绽放最美的“第二次生命”

1978年的春天,全国科学大会召开。金鸿祥回归气象队伍的急切心愿如春芽般萌动。与此同时,湖北省气象局党组通过湖北省委组织部向襄樊市委组织部发出了调令,希望金鸿祥“回家”。

但同样珍惜人才的针织公司,不希望这次调动发生,调令被搁置一年之久。1980年,金鸿祥才回到气象大家庭。

此时,他已经46岁了,青春少年已成中年人。曾经,气象梦离他忽远忽近;如今,当命运终于把这个机会摆在面前的时候,他牢牢地把它握在手中——金鸿祥被任命为刚成立不久的湖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天气研究室副主任,开始走上科研之路。

1981年12月26日,中央决定建设覆盖湖北全境的大型雷达监测网。雷达系统和气象通信系统的建设任务落到了金鸿祥身上。从未接触过雷达的金鸿祥埋头苦干,5年后的1986年10月21日,全国气象部门第一部数字化天气雷达在武汉建成。

“有了最先进的雷达,怎样才能利用好,发挥它的最大效益?”勤于思考的金鸿祥始终没有停下研究的脚步。引进雷达的同年,由金鸿祥提出并主持的“武汉数字化天气雷达微机远程终端”项目研制成功。这项成果让一部雷达变成了全社会共享的“多部雷达”,气象台站、各种用户都能从终端上获取先进的雷达信息。

第二次“改行”取得巨大成功的金鸿祥没有自我陶醉,他给自己定下了“归队”后的第二个目标:努力研制在长江中游区域有特色的、以雷达和卫星结合为主的完整的现代化短时天气监测预报系统。

在那个年代,短时临近预报尚是新鲜事物,更不用说综合应用雷达和卫星资料了。金鸿祥翻阅了大量的国外气象专业技术文献资料,从中学习前沿知识,思考解决方法。五年时间里,他领着一群年轻人日夜攻关,最终“长江中游数字化天气雷达拼图与卫星云图综合实时处理系统”(MY WMS)项目终于取得成功。成果论文被推荐参加1990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二十五届国际雷达气象会议。会上,一位来自台湾的气象博士走过来问他:“金先生,请问你的研究成果是北京的,还是武汉的?”他不敢相信一个省级气象部门能够取得世界领先的成果。

在这一先进成果的推动下,“长江中上游短时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系统”研究获得突破进展。1991年6月29日至7月13日,湖北降下破纪录暴雨。湖北省气象部门应用这一监测预报系统,提前做出每次暴雨过程预报,为长江安全度汛、平原湖区及时排除3100万亩农田渍水赢得了宝贵时间。

“长江中游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系统”作为“七五”重点研究项目,获评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也作为国家级项目的子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金鸿祥个人作为“七五”期间全国气象系统唯一一名“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1991年,已是57岁的金鸿祥再次“挂帅”。他继续带领年轻人,用三年时间,完成了“联合雷达网和卫星定量测估长江流域大范围降水系统”研究,成为我国第一个能实时测量大面积(近300平方公里)累计降水量的现代化业务系统。这一系统在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抗洪抢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4年,已到了退休年纪的金鸿祥依然保持着那份气象梦想。他接受了湖北省气象局的返聘建议。在金鸿祥指导下,以年轻人为主力开发的“大范围降水实时监测自动化系统”(LARORAS )研究完成,推动云雨综合分析从定性走向定量。

“我最有为的是归队后的17年,我最有幸的是终于盼到了迟到的春天,没有辜负时代给我的机遇。”回首往昔,金鸿祥他把自己的成就都归于“天时、地利、人和”,他对这传统的六字有独到的解释,他说,这就是改革开放、科技兴国的好路线,各级领导尊重、重视知识分子的好政策和知识分子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好精神。